为提升我院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能力,动员全院教师积极指导学生竞赛,11月29日,物理学院在3010学术报告厅举办教师指导大学生学科竞赛专题培训会,校团委余欢老师和物理系主任丁益民教授为我院教师作了详细的培训和指导。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宗兴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
余欢首先详细介绍了“挑战杯”竞赛的含义以及“大、小挑”之间的区别。她指出,“挑战杯”具有赛程长、不确定性大的特点,由此对项目的团队协作和抗压能力有着极高要求。在分析往届参赛案例时,余欢从赛事评委、项目方案和筹备组织等方面出发,对往届获奖项目案例进行分析,结合物理学院学科发展实际情况提出参赛建议,并发出邀约,欢迎我院教师来校团委交流,探讨项目实施可行性分析及选送优秀学生参与发起和打磨学校优势项目。
丁益民首先向学院新进青年教师的加入表示欢迎,并结合近年来学院在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决赛上的突破,针对青年教师如何开展教学等问题提出了指导性建议。他鼓励我院青年教师积极参与讲课竞赛,以赛代练,打造精品课程。
随后,彭小牛老师和程元老师先后展示了本次带队前往重庆大学参加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决赛的备赛经历以及国家一等奖《利用激光测距仪测量不同温度下不透明液体的粘滞系数》作品内容。
周宗兴在总结发言时说到,随着学院专业调整,物理学院现在聚焦物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为一个基础学科,各位老师要结合湖北省战略发展需要,主动融入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伟大历史征程,利用自身特色服务湖北省、武汉市高质量发展。在物理学科建设各项指标中,学生竞赛特别是高级别学科竞赛的国家级奖项是非常重要的核心指标,所以希望各位老师找准苗子,提前谋划,更要找准物理基础学科与湖北省、武汉市发展战略中的结合点,以小切口、大格局取得好成绩,也让学生能带着问题开展学习,在实践中收获成长,在挑战中超越自我。